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433
编号:13657425
急诊预检分诊的常见问题和对策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11月2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433
     3.3.3 密切监测每位患者的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的监测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患者,以提高分诊质量,避免主观性分诊。要严格落实预检优先的原则,预检完成后,再挂号,急诊分诊设有叫号系统,主要用于急诊排号和统计就诊量。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,实现分诊管理程序系统的有效应用,依靠叫号系统的信息采集、存储、传输、查询、处理和控制,不断地推进服务流程的优质化、有序化,减少患者候诊时间。分诊台要配备多类检测诊断设备,如血压计、听诊器、血糖仪、体温计、心电图机等。急诊预检分诊手段主要在于看和问,护士在询问患者病史的过程中,还要监测每位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他生理指标,以便对病情精确判断,缩短就诊时间。另外,护士还要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、现病史,女患者还应特别询问其性生活史及停经史,进而做好体格检查[6-7]。

    3.3.4 提高服务意识,护士要主动提供服务 急诊护士学除具备娴熟的急诊技巧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外,还要积极学习行业的法律规范,加强法制观念,切实提高自我防护意识。医院要定期对急诊护士开展法制培训,分诊记录求精确规范。护理文件不但要记录患者的病情,更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参考依据。通过不断健全分诊制度,使护士彻底转变服务理念,将一流的服务态度渗透到护理专业的技能之中,避免患者及其家属的过度询问,凸显人性化护理,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[8-9]。

    受以往分科不细、诊断标准不完善等因素影响,医院尽管能正常开展急诊工作,然而,却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,产生一系列急诊难题。本文针对急诊中的问题,采用新型急诊预检分诊策略,克服了以往效率低、疗效慢、极易出现医疗纠纷等各种缺陷和弊端,并具有简便易行、效果显著、准确及时等突出优势,在急诊工作中,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,捕捉规律,健全各项制度规范,才能逐步地提高医疗护理品质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[1]程宝珍.急诊预检分诊研究现状及展望[J].护理研究,2013,27(10):3207-3209.

    [2]孙梨萍.浅谈急诊预检分诊的常见问题和对策[J].内蒙古中医药,2013,32(36):117.

    [3]陈兰.急诊预检分诊的研究现状[J].护理研究,2011,25(9):2259-2261.

    [4]王风英,拓晶晶,刘素卿.儿童医院门诊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[J].护理实践与研究,2011,8(5):81-82.

    [5]姬宇.急诊预检分诊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[J].北方药学,2011,8(11):91.

    [6]尤超,邓晓群,徐珂,等.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在医院的移动应用研究[J].中国医院,2012,10(2):9-11.

    [7]郭静雯.专科医院门诊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[J].内蒙古医学杂志,2012,12(S4):116-117.

    [8]金培英,蒋月花,许来娣.急诊预检分诊服务标准化管理[J].医院管理论坛,2013,3(8):30-31,22.

    [9]顾宝红.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探讨[J].中国医学创新,2013,10(4):42-43.

    (编辑:金燕), http://www.100md.com(王萍兰)
上一页1 2